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七章 三十年代新詩

關燈
第七章  三十年代新詩

一、新詩的“第一個十年”回顧

1、理論論爭

大眾化(非詩化):“五四”新詩運動與早期無產階級詩歌

1、胡適 :“作詩如作文”與“詩的經驗主義”——打破詩的格律,換以“自然的音節”;以白話(口頭)的詞語和語法結構代替文言;“有我”(表現著作者的性情見解)與“有人”(與一般的人發生交涉)。

2、早期無產階級詩歌(鄧中夏、蔣光慈):“新詩必須自覺充當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民主革命的‘工具’”,“多描寫實際的生活”並“暗示希望”;從大時代裏的人民革命鬥爭裏汲取詩情。

貴族化(純詩化):“前期新月派”與“早期象征派”

1、“前期新月派”(聞一多、徐志摩、朱湘):創造重心從“大眾化(非詩化)”轉向“詩自身”;寫“中國的新詩”,“在新詩與舊詩之間建起一架不可少的橋梁”;繼承中國傳統“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理智節制情感”,註重“和諧”“均齊”。

2、“早期象征派”(穆木天、王獨清、李金發):“把純粹的表現的世界給了詩作領域,人間生活則讓給散文擔任”“詩是要暗示的,詩最忌說明的”“詩的背後要有大的哲學,但詩不能說明哲學”。

1、“五四”新詩運動中的詩作

我的失戀  1924  ------魯迅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麽: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麽:冰糖葫蘆。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表索;

回她什麽: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麽: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This is just to say

by:William Carlos Williams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e

so sweet

so cold

便條  1934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



吃了

冰箱裏的

梅子

它們可能是



留著

早餐吃的

抱歉

它們太好吃了

那麽甜

又那麽涼

憶(之一)1925  ----俞平伯

有了兩個橘子,

一個是我底,

一個是我姊姊底。

把有麻子的給了我,

把光臉的她自己有了。

“弟弟,你底好,

繡花的呢。”

真不錯!

好橘子,我吃了你罷。

真正是個好橘子啊!

憶(之十七)1925----俞平伯

離家的燕子,

在初夏一個薄晚上,

隨輕寒的風色,

懶懶的飛向北方海濱來了。

雙雙尾底蹁躚,

漸漸退去了江南綠,

老向風塵間,

這樣的,剪啊,剪啊。

重來江南日,

可憐只有腳上的塵土和它同來了,

還是這樣的,剪啊,剪啊。

2、早期無產階級詩作

勝利

---鄧中夏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須奮鬥著,

猛勇的奮鬥著;

持續著,

永遠的持續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過洞庭  1920---鄧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問今為何世?豺虎滿道路。禽狝殲除之,我行適我素。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秋水含落暉,彩霞如赤炷。問將為何世?共產均貧富。慘淡經營之,我行適我素。

3、前期新月派詩作

《沙揚娜拉一首——贈日本女郎》1924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死水  1925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麽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麽世界。

他生下來。

他畫畫。

他死去。

麥田裏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訛傳波德萊爾評梵高(《麥田裏的烏鴉》)

4、早期象征派詩作

棄婦  1922

---李金發

長發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隔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沈睡。

黑夜與蚊蟲聯步徐來,

越此短墻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後,

如荒野狂風怒號:

戰栗了無數游牧。

靠一根草兒,與上帝之靈往返在空谷裏。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腦能深印著;

或與山泉長瀉在懸崖,

然後隨紅葉而俱去。

棄婦之隱憂堆積在動作上,

夕陽之火不能把時間之煩悶

化成灰燼,從煙突裏飛去,

長染在游鴉之羽,

將同棲止於海嘯之石上,

靜聽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發出哀吟,

徜徉在丘墓之側,

永無熱淚,

點滴在草地

為世界之裝飾。

惡之花·壞修士  [法]波德萊爾(1821-1867)

古代的修道院在它們的高墻上

用適當的圖畫繪出神聖的真理,

這些畫使虔誠的心靈感到喜悅,

減輕了寺院的平淡與嚴峻。

在那些年代,基督福音的種子紛紛發芽,

一些今天已鮮為人知的著名僧侶,

他們把墓場當作畫室,

以天真的樸素讚美死亡。

———我的心是一個墳墓,我這個壞修士,

在那裏徘徊,在那裏永久地居住,

這可惡的修道院的墻上沒有任何裝飾。

哦,懶惰的修士!我何時才能學會

把我這荒涼悲慘的生活景象,

化作我雙手的勞作、我眼中的熱愛?

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在歐洲蓬勃發展。工業化帶來城市化,城市成為時代中心。中產階級興起,人們向往城市,從鄉村流向城市。休閑的音樂廳、咖啡廳流行開來;個人——尤其是是女性,從日常勞作中得到解放;人們的服飾變得簡單輕快,適合外出。早期印象派畫家大都誕生在1940年前後,剛好趕上這一藝術潮流,在他們那裏,繪畫和度假聯系在一起——印象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強調以瞬間的印象作畫,努力去捕捉外界的色彩、光線、氛圍和現場感。

印象派的幾大主題:

1)自然景觀

[法]莫奈《睡蓮》1915

現藏於慕尼黑新美術館

2)現代工業城市

[法]莫奈《日出·印象》1872,現藏於巴黎馬蒙丹美術館

[法]吉約曼《伊維裏的黃昏》1873,現藏於巴黎奧賽美術館

[法]卡米耶·畢沙羅《夜幕下的蒙馬特區大道》 1897

現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3)市民生活

[法]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2-1863,現藏於巴黎奧賽美術

[法]修拉《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1884-1886,現藏於芝加哥藝術協會藝術館

修拉是“新印象派”代表。新印象派更加註重對自然光影的追求,為了避免在調色盤上調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濁,嘗試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所以又名“點彩派”。

“後期印象派”的代表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塞尚

自塞尚起,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景物,逐步轉向表現自我。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湧現了。

——蔣勳《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

近代的世界觀是一無窮的力的系統在無盡的交流的關系中。而人與這世界對立,或欲以小己體合於宇宙,或思戡天役物,申張人類的權力意志,其主客觀對立的態度則為一致(心、物及主觀、客觀問題始終支配了西洋哲學思想)。——宗白華《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

[法]塞尚《玩紙牌者》1890-1892現藏於巴黎奧賽美術館

[法]埃米爾·貝爾納《獻給梵高的自畫像》 1888

[法]保羅·高更《獻給梵高的自畫像》 1888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

[荷]文森特·梵高《獻給高更的自畫像》 1888現藏於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

二、“中國詩歌會”詩人群的創作

“左聯”領導下的群眾性詩歌團體,1932年9月於上海成立,另有北平、廣州及東京分會。

發起人有穆木天、蒲風、楊騷、任鈞(盧森堡)等人。

創作特點

01、承接早期無產階級詩歌傳統,要求詩歌自覺、及時、迅速地反映時代重大事件,表現工農大眾及其鬥爭,而不是趨向詩人的內心世界;強調詩歌對革命運動的鼓動作用。

02、強調“詩的意識形態化”,作為詩歌主體的並非詩人自己,而是奉行戰鬥集體主體的群體,強調“自我”在“集體”中、“小我”在“大我”中。

03、藝術表現上采取直接描摹現實的方式,敘事性加強、抒情性減弱;甚至直接發展敘事詩。形式上提出“歌謠化”主張,強調“詩與音樂結合”,便於民眾歌唱,甚至直接發展“大眾合唱詩”。

星火----蒲風1933

小小的火星,

出現在荒原中;

不用說,人們都對此

有不少的驚恐。

他們都習慣於

沒有光沒有熱的生活中,

他們甘願屈服在

這平庸的妥協裏。

但是,熱是磨擦的兒子,

又是光明的母親。

現今,日夜不停地

齒輪互相接合的轉動起來,

那個抑得住這爆發的光明

今天,這裏顯露的

也許只是一點星火,

可是,明天這些不一定

僅會燃燒這荒原,

由人們手裏

不會建造起新的城堡嗎?

三、“後期新月派”詩人的創作

以1928年創刊的《新月》及1930年創刊的《詩刊》為主要陣地,成員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饒孟侃、林徽因外,又加入了徐志摩的學生——陳夢家、方瑋德等南京青年詩人。因此,後期新月派可以說是以徐志摩為主要旗幟的。

Vs 前期新月派

1、沿用“內容”與“形式”的二分法,但重心由“形式”向“內容”轉移,原聞一多所堅持的“格律是藝術的必須的條件”的立場有所松動,向著自由詩發展;但也關註詩的形式實驗,尤其是“十四行詩體”(sonnet商籟體)的轉借與創造;

2、受環境影響,1927年以後的新月派詩歌普遍流露出幻滅的空虛感和迷茫的感傷情緒,詩歌向抒情化、象征性、隱晦性發展(向現代派趨近)。

Vs 中國詩歌會

1、“始終忠實於自己,誠實表現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不做誇大的夢”(陳夢家1931年9月編選《新月詩選》序言)——堅持超功利、自我表現、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

2、與中國詩歌會詩人投身於現實反抗鬥爭不同,後期新月派詩人選擇“從烏煙瘴氣的現實社會中逃避過來”,回到自我內心世界、回到詩的藝術世界中。

愛  孫大雨(1926年《晨報·詩鐫》)

往常的天幕是頂無憂的華蓋,

往常的大地永遠任意地平張 ;

往常時摩天的山嶺在我身旁

峙立,長河在奔騰,大海在澎湃;

往常時天上描著心靈的雲彩,

暴風同驚雷快活得像要瘋狂;

還有青田連白水,古木和平荒;

一片清明,一片無邊沿的晴霭;

可是如今,日夜是一樣的運行,

星辰底旋轉並未絲毫變幻,

早晨帶了希望來,落日的餘暉

留下沈思,一切都照舊地歡欣:

為何這世界又平添一層燦爛?

因為我手中握著生命的權威!

決絕  孫大雨(選自《新月詩選》)

天地竟然老朽得這麽不堪!

我怕世界就要吐出他最後

一口氣息。無怪老天要破舊,

唉,白雲收盡了向來的燦爛,

大陽暗得像死屍的白眼一般,

肥圓的山嶺變幻得像一列焦瘤,

沒有了林木和林中啼緣的猿猴,

也不再有山泉對著好鳥清談。

大風抱著幾根石骨在摩娑,

海潮披散了滿頭滿背的白發,

悄悄退到沙灘下獨自嘆息

去了:就此結束了她千古的喧嘩,

就此也開始天地和萬有的永劫。

為的都是她向我道了一聲訣絕!

一個和尚  卞之琳(1936年《漢園集)

一天的鐘兒撞過了又一天,

一個和尚做著蒼白的深夢:

過去多少年留下來的影蹤

在記憶裏看來就只是一片

在破殿裏到處迷漫的香煙,

悲哀的殘骸依舊在香爐中

伴著一些善男信女的苦衷,

厭倦也永遠在佛經中蜿蜒。

昏沈沈的,夢話沸湧出了嘴,

他的頭兒又和木魚兒應對,

頭兒木魚兒一樣空,一樣重;

一聲一聲的,催眠了山和水,

山水在暮霭裏懶洋洋的睡,

他又算撞過了白天的喪鐘。

sonnet  Heroic Couplet (英雄雙韻體)

WHEN forty winters shall besiege thy brow

And dig deep trenches in thy beauty\'s field,

Thy youth\'s proud livery, so gazed on now,

Will be a tottered weed of small worth held:

Then being asked where all thy beauty lies,

Where all the treasure of thy lusty days,

To say within thine own deep-sunken eyes

Were an all-eating shame and thriftless praise.

How much more prasie deserved thy beauty\'s use

If thou couldst answer, \'This fair child of mine

Shall sum my count and make my old excuse,

Proving his beauty by succession thine.

This were to be new made when thou art old

And see thy blood warm when thou feel\'st cold.

By William Shakespeare

alliteration(頭韻)

GIVE me the splendid silent sun, with all his beams full-dazzling,

給我輝煌寧靜的太陽吧,連同它的全部炫耀的光束,

Give me juicy autumnal fruit, ripe and red from the orchard,

給我秋天多汁的果實,那剛從果園摘來的熟透了的水果,

Give me a field where the unmow\'d grass grows,

給我一片野草叢生而沒有割過的田疇,

Give me an arbor, give me the trellis\'d grape,

給我一個藤架,給我上了架的葡萄藤,

Give me fresh corn and wheat-give me serene-moving animals, teaching content,

給我新鮮的谷物和麥子,給我安詳地走動著教人以滿足的動物,

Give me nights perfectly quiet, as on high plateaus west of the Mississippi, and I looking up at the stars,……

給我完全寂靜的像密西西比西邊高原上那樣的夜,讓我仰觀星辰,……  By Walt Whitman

什麽是入聲?

入聲是一種很短促的,發出又往回收,有點摩擦,類似於“塞擦音”的聲。

北方方言區基本上沒有入聲。

□□方言區、粵方言區保留了大部分。

內蒙、山西有少數,湖南有極少數。

西南方言區,如湘鄂、雲貴川、桂北,其方言中的入聲字基本都化為陽平。

例如:角落、獨木、白石、一切、食物、歇腳、吃藥、月色。

例如:閩南語  1(ji),6(la),7(qi),8(boy),10(za)

四、“現代派”詩人的創作

後期新月派與20年代末象征詩派融合演變而來,以戴望舒1929年發表詩集《我的記憶》為起點,代表詩人還有施蟄存、何其芳、卞之琳、廢名、林庚、李白鳳、金克木等。沿“現代派”又發展出“漢園三詩人”:何其芳、李廣田、卞之琳。以1932年5月創刊的《現代》雜志(1935年5月終刊)為主要園地。後又有戴望舒主持的《現代詩風》(僅1935年10月一期)和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馮至主編的《新詩》月刊(1936年10月—1937年7月)等重要刊物。

十二月十九夜  廢名  1936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墻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街頭  廢名  1937

行到街頭乃有汽車馳過,

乃有郵筒寂寞。

郵筒Po,

乃記不起汽車號碼X,

乃有阿拉伯數字寂寞,

汽車寂寞,

大街寂寞,

人類寂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